中华香烟“229”:求全责备的幻影
近日,中华香烟“229”以其高昂的售价引发热议,每包售价高达229元。这一价格引发了公众的广泛质疑和批评,认为其严重脱离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力,有“求全责备”之嫌。
售价比天高的“贵族烟”
229元的售价,让“229”成为中国香烟市场上毫无争议的“贵族烟”。相较于普通香烟几十元的售价,229元的价格可谓是天价。如此高昂的售价,不禁让人质疑其是否物有所值。
香烟作为一种消费品,其价值主要体现在香气、口感和品质上。然而,根据消费者的反馈,229与其他中华香烟系列并无明显差异。有网友表示:“抽起来跟普通中华差不多,贵的不是烟,是面子。”
“面子工程”与消费畸形
229的售价显然已经超出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范围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购买一包229元的香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然而,在一些社交场合,抽中华229成为了一种“面子工程”,甚至成为衡量身份和地位的标尺。
这种攀比式的消费心理,无形中助长了消费畸形。为了维护面子,一些人宁愿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,也要购买高价香烟。这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,更扭曲了消费观。
监管漏洞与价格虚高
229的售价虚高,也暴露了香烟市场监管的漏洞。在我国,香烟价格主要由市场调节。然而,由于烟草行业的高度垄断,香烟市场竞争并不充分。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,一些烟草企业肆意抬高香烟价格,牟取暴利。
多年来,政府多次试图整治烟草市场秩序,但收效甚微。究其原因,除了烟草行业强大的游说能力之外,还在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。目前,我国对香烟价格的监管主要依靠限价,但这种措施往往形同虚设。
身体健康与社会责任
除了价格问题,229的推出还引发了公众对吸烟健康危害的担忧。作为一种烟草制品,香烟对人体健康有百害而无一利。吸烟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疾病,包括肺癌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。
烟草企业有义务提醒消费者吸烟的健康风险,并采取措施减少吸烟对公众健康的危害。然而,229的高价恰恰相反,它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购买和吸烟。这不仅违背了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,更损害了公众健康。
:消除“求全责备”的幻影
中华香烟“229”的推出,反映了我国烟草市场存在的问题。高昂的售价、监管漏洞、消费畸形和健康隐患,都亟待解决。
要消除“求全责备”的幻影,需要多管齐下:
* 加强烟草市场监管,打击价格欺诈,规范香烟价格。
*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,让更多人了解吸烟的危害。
* 引导消费观念,倡导理性消费,摒弃攀比之风。
* 增强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,积极承担减少吸烟危害的义务。
只有消除这些问题的根源,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中华香烟“229”等高价香烟泛滥的局面,还消费者一个健康、合理的烟草市场环境。